scipy.spatial.

KDTree#

class scipy.spatial.KDTree(data, leafsize=10, compact_nodes=True, copy_data=False, balanced_tree=True, boxsize=None)[源代码]#

用于快速最近邻查找的 kd 树。

此类提供了一个 k 维点集的索引,可用于快速查找任何点的最近邻。

参数:
data类数组,形状 (n,m)

要索引的 n 个维度为 m 的数据点。除非为了生成一个连续的双精度数组是必要的,否则此数组不会被复制,因此修改此数据将导致错误的结果。如果使用 copy_data=True 构建 kd 树,则数据也会被复制。

leafsize正整数,可选

算法切换到暴力搜索的点数。默认值:10。

compact_nodes布尔值,可选

如果为 True,则构建 kd 树以将超矩形缩小到实际数据范围。这通常会产生更紧凑的树,该树对退化输入数据具有鲁棒性,并以更长的构建时间为代价提供更快的查询。默认值:True。

copy_data布尔值,可选

如果为 True,则始终复制数据以保护 kd 树免受数据损坏。默认值:False。

balanced_tree布尔值,可选

如果为 True,则使用中位数来分割超矩形,而不是中点。这通常会产生更紧凑的树,并以更长的构建时间为代价提供更快的查询。默认值:True。

boxsize类数组或标量,可选

将 m 维环形拓扑应用于 KDTree。拓扑由 \(x_i + n_i L_i\) 生成,其中 \(n_i\) 是整数,\(L_i\) 是沿第 i 个维度的 boxsize。输入数据应被包裹到 \([0, L_i)\) 中。如果任何数据超出此范围,则会引发 ValueError。

说明

所使用的算法在 Maneewongvatana 和 Mount 1999 中进行了描述。总体的思路是 kd 树是一个二叉树,其每个节点表示一个轴对齐的超矩形。每个节点指定一个轴,并根据它们沿该轴的坐标是否大于或小于特定值来分割点集。

在构造过程中,轴和分割点由“滑动中点”规则选择,这确保单元格不会全部变得又长又薄。

可以查询该树以获取任何给定点的 r 个最近邻(可以选择仅返回该点最大距离内的那些邻居)。也可以查询 r 个近似最近邻,效率会大大提高。

对于大维度(20 已经很大),不要期望它的运行速度比暴力搜索快得多。高维最近邻查询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开放问题。

属性:
datandarray,形状 (n,m)

要索引的 n 个维度为 m 的数据点。除非为了生成一个连续的双精度数组是必要的,否则此数组不会被复制。如果使用 copy_data=True 构建 kd 树,则数据也会被复制。

leafsize正整数

算法切换到暴力搜索的点数。

m整数

单个数据点的维度。

n整数

数据点的数量。

maxesndarray,形状 (m,)

n 个数据点的每个维度的最大值。

minsndarray,形状 (m,)

n 个数据点的每个维度的最小值。

size整数

树中的节点数。

方法

count_neighbors(other, r[, p, weights, ...])

计算可以形成多少个附近的点对。

query(x[, k, eps, p, distance_upper_bound, ...])

查询 kd 树以获取最近邻。

query_ball_point(x, r[, p, eps, workers, ...])

查找点 x 的距离 r 内的所有点。

query_ball_tree(other, r[, p, eps])

查找 selfother 之间距离最多为 r 的所有点对。

query_pairs(r[, p, eps, output_type])

查找 self 中距离最多为 r 的所有点对。

sparse_distance_matrix(other, max_distance)

计算稀疏距离矩阵。

内部节点

叶节点

节点